MONA M03“低频共振”引发听力受损,小鹏老车主又成“小白鼠”(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
- 汽车资讯
- 2025-05-27
- 17
在刚刚发布的财报中,小鹏汽车一季度实现了营收翻倍,同时净亏损有所减少,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主要得益于Mona M03和P7+两款畅销车型的推动。
其中,Mona M03作为销量占比高达50%的核心车型,成为小鹏汽车的销售主力,并且近期还推出了新款车型。自2024年上市以来,这款售价11.98万元的紧凑型电动车凭借高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迅速走红。
然而,在质量问题、设计缺陷以及厂商应对不力的情况下,车主们对车辆的低频共振问题表达了不满,这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小鹏汽车品牌信誉的质疑。
多位小鹏汽车MONA M03车主在社交平台和投诉网站反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低频共振现象,导致耳部不适、耳鸣甚至头痛。
一位车主指出,自1月份购车以来,由于长时间驾驶引发了咽鼓管炎症,医学检查显示其听力受损可能与车内噪音有关。截至5月,已有多个维权群组建,但小鹏官方尚未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仅建议更换后备厢胶条,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投诉数据显示,在MONA M03的相关投诉中,“低频共振”问题占比超过60%。用户描述称耳边传来持续的嗡鸣声,驾驶后感觉头部沉重不适。
然而,售后服务方面则以“用户个体差异”为由推卸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并非首次出现在小鹏车型上,早在2024年就有G6车主反映类似情况。
经过后续改款调整,该问题有所缓解。如今,MONA M03的老车主再次面临这一困扰,仿佛成为了“试验品”。
尽管部分车主反映,制造商曾在沟通中提到"压耳问题正在优化阶段",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未转化为实际的维修服务或召回行动。MONA M03的车主们只能依靠社交平台分享调整经验,但由于车辆差异性,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一致。
据汽车维修专家分析,低频共振可能与车身结构强度、底盘组件匹配度或空气动力学设计等因素有关,需要借助专业设备来检测振动频率和传递路径。然而,小鹏的售后服务部门尚未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导致这一问题长时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MONA M03的性价比优势逐渐削弱,除了性价比不足的问题外,该车型还存在视野局限性和较大的视觉盲区,这增加了行车安全隐患。近期购车者对厂商未提前预告新车型上市表示不满,进一步影响了这款车型的市场口碑。
尽管小鹏汽车在各大论坛积极引导消费者,试图扭转负面评价,但MONA M03的销量仍呈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该车在2025年3月售出1.6万辆,4月却骤降到1.42万辆,环比下降接近12%。
此外,新订单的交付周期缩短至7-10天,这表明小鹏汽车积累的潜在订单已基本消化完毕,未来市场表现值得观察。
在市场竞争中,小鹏可能因削减成本而在隔音材料及结构设计方面有所取舍,导致其在包括东风日产N7在内的后续车型面前竞争力相对减弱。
而日产的N07系列车型则通过更加成熟的底盘调校和NVH优化,进一步验证了品质是赢得消费者的决定性因素。
小鹏MONA M03的口碑变化及市场表现,实际上暴露了新能源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些车企在外观设计和高科技配置上投入大量资源,却忽视了隔音效果和底盘调校等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环节,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处于低频噪音环境中可能对听力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汽车制造商应当将用户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而不仅仅关注销售数据的增长。正如一位车主所言:"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谁都懂,但安全性和健康性绝不能成为牺牲的筹码。
"
本文由LongMin于2025-05-2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jw.521pj.cn/2025373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