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在中国车市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品牌MG正以大胆举措开启了一场自我革新。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MG携全新品牌形象、产品序列及生态体系盛大亮相,并推出“YOUNGFOREVER智领风尚”的品牌宣言,同时发布了备受瞩目的“方盒子”Cyber X概念车、卡班艺术版Cyberster Black限量款车型以及2026款MG Cyberster。

此外,上汽集团与OPPO正式宣布达成智能座舱战略合作,双方首款合作车型将由MG品牌呈现。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第1张

在当前车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MG品牌如何在中国市场重获辉煌?发布会结束后,“汽扯扒谈”记者对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高管团队进行了专访。

参与此次访谈的包括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邵景峰、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销售运营总监陈天荣以及市场板块负责人闫杰,围绕MG的品牌整合、产品布局、海外市场拓展及年轻化战略展开深入探讨。在发布会结束后,“汽扯扒谈”记者对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多位高层进行了独家专访。

参与此次访谈的包括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邵景峰,以及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等核心人物。他们就MG品牌整合、产品策略调整、海外市场拓展规划及年轻化营销等方面接受了详细采访。

在发布会结束后,“汽扯扒谈”记者对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多位高管进行了深度专访。参与此次访谈的包括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邵景峰,以及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等核心人物。

他们围绕MG品牌的整合发展、产品战略调整、海外市场拓展计划及年轻化营销策略进行了详细解读。在发布会结束后,“汽扯扒谈”记者对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多位高层进行了深入采访。

参与此次访谈的包括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邵景峰,以及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等核心人物。他们就MG品牌的整合优化、产品策略调整、海外市场拓展规划及年轻化战略进行了全面阐述。

在发布会结束后,“汽扯扒谈”记者对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多位高管进行了详细专访。参与此次访谈的包括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邵景峰,以及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等核心人物。

他们围绕MG品牌的整合发展、产品布局调整、海外市场拓展计划及年轻化营销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第2张

当欧洲街头每三分钟就驶过一辆MG时,这个年销84万辆的全球汽车品牌却在自己的家乡陷入了"外面热闹、家里冷清"的尴尬境地——这种反差恰恰凸显出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实际上, MG品牌的国际化历程可以追溯到2011年。它最初源自全球市场,随后来到中国,并通过上汽集团再次走向世界舞台。

因此, MG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基础比国内市场更为稳固。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第3张

随着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成立,MG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预计很快将追上海外市场表现。

我们坚持国内外市场并重,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从用户中来,再到用户中去,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对于未来在国内的具体发展方向,MG品牌将继续深耕细作,专注于自身发展。面对行业经验与必然经历的阶段,我们将保持开放态度,积极沟通学习,汲取宝贵经验。

MG品牌的最大优势在于荣威与MG的双线战略:荣威定位于家庭用车,强调成熟、体面和高性价比,成为值得信赖的国民车;而MG则聚焦年轻化、时尚化和智能化。"年轻化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关乎品牌生死的战略突破"。

MG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要激活其全球化基因,另一方面需重新定义本土市场的认知坐标。这个曾开创全球首款量产跑车的品牌,如今以Cyber X的前卫"方盒子"设计向传统发起挑战。

经过邵景峰团队长达七年的蛰伏积累,上汽乘用车公司于年初启动一系列变革,旨在提升效率、优化品牌与产品力,并加强内部沟通协调。这些努力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在设计领域的话语权正在回归,MG正蓄势待发迎接这一历史性机遇。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第4张

他指出,过去上汽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相对独立,现在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就像五指握紧成拳,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在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中,产品周期不断缩短,对效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整合后的公司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更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对于MG品牌如何在国内市场占据主流地位的问题,周钘表示,MG是上汽集团旗下最具年轻活力的品牌。

要想让MG成为主流品牌,就必须通过年轻化的方式实现品牌的全面升级。“目前MG正处于恢复期,未来我们希望以充满活力和青春的姿态与大家见面。

”在周钿看来,品牌建设是首要任务,如果品牌无法树立起来,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团队会全力以赴做好品牌工作。

经过对用户和经销商的调研,发现大家最关注的是“年轻、风尚、智趣”这几个关键词。自他加入MG以来,已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品牌团队,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团队规模,以推动品牌的年轻化进程。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第5张

在这场年轻化的变革中,MG推出了极具挑战性的"四位一体战略":品牌要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图腾与文化标签,产品要实现技术突破并打造颠覆性体验,营销要创造社交价值并引发潮流共鸣,渠道则需要深度融入用户的生活场景。目前,240家线下门店正在向社区网格化渗透,7亿资金投入用于推动渠道革新,MG正在构建一个与Z世代共同成长的生态体系。

作为今年的核心车型,MG4肩负着品牌的重要使命,致力于实现全球与中国市场的同步发展。在国内市场,MG4将主攻8-11万元区间,在这一细分领域,其最大亮点在于宽敞空间、超长续航和智能有趣的用户体验。

此外,MG规划了"3+3+1"的产品矩阵,即三款轿车、三款SUV以及一款特色鲜明的车型。同时,MG也会优化现有产品组合,因为没有任何品牌能够仅凭多于6款车型实现优异销售表现。

周钘指出,如果每款车型能稳定达到5000台以上的销量,那么6款车型将带来3万台的年销规模,全年有望接近40万台的销售目标,从而完成集团赋予MG的品牌使命。在营销层面,MG深知要在国内市场占据主流地位,必须通过年轻化手段全面革新营销模式。

目前团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但距离周钘设定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第6张

在公关领域,周钘提出的"30人团队"方案揭示了传统车企的致命弱点——面对全民自媒体时代的汹涌流量,仅凭5人团队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种从组织架构入手的魄力,恰恰反映了汽车营销已进入高度专业化的竞争时代。MG4与OPPO的跨界合作,则标志着智能设备对传统机械产品的降维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市场用24.34万辆的成绩回应关税壁垒时,MG在中国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道路:不参与价格战,而是通过537公里的续航能力和CTB电池技术平台构建技术壁垒。这种内外并举的战略布局,契合了中国汽车产业从代工生产到输出标准的关键转变。

然而,产品力与渠道匹配度之间的平衡仍是一个难题。目前MG品牌的线下门店仅有不到250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未达标。

即便推出了性能优越的产品,如何确保线上线下渠道的无缝对接、价格统一、生态链完善以及用户服务全天候在线,仍是需要突破的瓶颈。对此,陈天荣表示,全面新能源化对MG品牌渠道提出了新的考验。

为了匹配品牌战略,MG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一方面持续推动现有投资人的二次投资,在第一季度已成功实现30家门店的升级;另一方面在年后推出总额高达7亿元的创业扶持计划,帮助职业经理人以零成本、低压力的方式开设新店,并为初创经销商提供全方位支持。针对渠道痛点,MG团队制定了9项提升方案,涵盖金融服务、新媒体运营和服务能力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提升经销商的销售能力、优化用户体验并助其实现盈利目标。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第7张

针对部分县域地区职业经理人面临的市场容量有限和经营压力较大的问题,MG特别设立了2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其专营店的建设与发展。为了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目前每天有超过200家经销商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消费者互动,使用户能够更便捷地在线看车;同时,我们也在持续优化手机APP的服务功能,在今年1月推出了上门试驾和深度试驾服务(时长为72小时)。

此外,MG品牌还在苏州、杭州、上海等城市开设了首批社区店,将服务触点延伸至用户家门口,让用户能够步行或散步即可完成看车与试驾体验。未来,这种社区店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没有销量的品牌不配谈尊严"这一源自一线的声音,揭示了市场中情怀营销的不足。2025年第一季度,MG实现了零售销量2.58万辆,同比增长13.1%。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一季度零售同比增长6.0%,增速领先于市场平均水平。然而,在周钘看来,MG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声量仍显不足。

“当前首要任务是做好预期管理,此前通过大乘用车组织架构的调整,为未来战术执行提供了保障。”他强调,品牌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品牌不仅关系到溢价能力,更体现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因此,MG将全力提升品牌形象,并完善产品营销体系;在流量获取和转化方面,也将进一步探索有效路径。展望未来,MG将继续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品牌发展。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北京电动汽车上牌流程)  第8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