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14万救助金背后的九根断肋:湖北一男子指控交警暴力执法未立案事件调查

2024年8月19日晚,湖北孝感云梦县睡虎路鑫明酒家旁,曾先生的无证摩托车被交警拦停在酒驾查验点。这个寻常的夏夜检查,最终演变成一场持续十个月的维权拉锯战——曾先生指控在执法过程中遭多名交警殴打致九根肋骨骨折,而警方依据执法记录仪否认殴打事实。这起罗生门事件,因一份14万元社会救助协议与司法鉴定十级伤残结论的矛盾,将执法公信力推上风口浪尖。

14万救助金背后的九根断肋:湖北一男子指控交警暴力执法未立案事件调查  第1张

"辱骂是我不对,但这不是往死里打的理由!"曾先生向记者展示的《司法鉴定意见书》清晰标注:左侧第2、3、4、7、8肋及右侧第5-8肋共九根肋骨骨折,伤残等级十级。十根肋骨支撑着人体胸腔,九根断裂意味着呼吸都成煎熬。在病床上辗转的半年间,他坚持要求追究刑责,但等来的是一纸《专门程序处理告知书》,告知其诉求仅被转送督察大队处理。

14万救助金背后的九根断肋:湖北一男子指控交警暴力执法未立案事件调查  第2张

面对舆论发酵,云梦县交警大队教导员6月18日作出回应:执法记录仪全程影像未显示殴打行为,不符合立案条件。蹊跷的是,官方同时承认曾先生"在执法过程中受伤",并愿以社会救助名义支付14万元。当记者追问"无过错为何支付高额救助金"时,对方以"案件侦办中"为由拒绝置评。

14万救助金背后的九根断肋:湖北一男子指控交警暴力执法未立案事件调查  第3张

更值得玩味的是不同部门的表述差异。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斩钉截铁宣称:"交警肯定没有殴打动作,当事人扰乱执法程序。"而孝感市公安局仅模糊表示"已介入调查"。这种表态矛盾在联合调查专班成立后愈发凸显——若事实清楚,为何需要多部门联合调查?若执法规范,为何特设专班?执法记录仪成为核心物证却未公开,引发公众质疑。法律专家指出,《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要求记录从开始至结束的连续过程,但实践中存在选择性录制风险。而曾先生代理律师质疑:"九根肋骨非轻微碰撞可致伤,若未遭暴力击打,何种执法动作能造成如此重伤?"事件背后折射出更深层困境。据法院系统统计,2023年湖北行政诉讼中执法记录仪缺失率仍达17%。当云梦警方强调记录仪自证清白时,却未解释为何不公开视频平息争议。这种证据垄断现象,在2018年西安交警摔车事件、2021年临沂执法纠纷中均引发过信任危机。14万元救助金的定性同样耐人寻味。采用"社会救助"而非"国家赔偿"名义,规避了责任认定程序。行政法学者指出,这实质是"无责补偿"的变体,类似2019年湖南某县拆迁冲突中8万元"困难补助"的处理逻辑。这种处置虽可快速息访,却埋下侵蚀执法公信力的隐患。事件拉锯十个月未决,伤口已愈合的肋骨继续刺痛公众神经。在孝感市公安局表示"民警已在调查"的同时,曾先生的病历显示其仍受持续性胸痛困扰。这场真相与时间的赛跑,考验的不仅是某个基层警队的操守,更是整个执法监督体系的成色。当监控镜头照不进维权暗角,司法鉴定书能否成为最后的正义砝码?答案仍在风中飘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