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紧急警告:以军若袭伊朗核电站,切尔诺贝利灾难恐重演
- 综合资讯
- 2025-06-22
- 1518
俄罗斯核能机构负责人阿列克谢·利哈乔夫19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发出紧急呼吁,要求以色列切勿对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发动袭击。他的警告直白而沉重:任何针对这座运行中核设施的打击,都可能引发与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同等级的灾难。此刻,距离以色列军方首次宣称打击该核设施已过去72小时,尽管后续有以方官员改口称这是“错误”通报,但国际社会的担忧正持续升级。
布什尔核电站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作为伊朗境内唯一运行的核电站,它由俄罗斯协助建造,采用VVER-1000型压水堆技术。目前仍有部分俄罗斯专家坚守现场,虽然俄原子能公司已提前撤离了非必要人员。这种技术关联将俄罗斯直接卷入冲突前线,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9日严正表态,称袭击核设施“绝对不可接受”,并可能将世界推向核灾难边缘。
以色列军方19日最初高调宣布对布什尔、伊斯法罕和纳坦兹三地核设施实施打击,但几小时后,另一名以军官员向路透社改口,称提及布什尔是“错误”,无法确认或否认是否涉及该核电站。这种前后矛盾的信号令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军事观察员注意到,以色列空军近期异常活跃,仅18日夜间就出动了40架战机,对包括德黑兰在内的数十个伊朗目标实施轰炸,目标清单明确包含阿拉克核反应堆和纳坦兹核设施。
布什尔一旦遇袭会怎样?清华大学核安全专家张小乐指出三重致命风险:反应堆堆芯熔毁可能导致放射性颗粒物大规模扩散,污染范围可达上百公里;贮存池中数十吨高放射性乏燃料若因冷却系统破坏引发火灾,释放的放射性尘埃将更致命且持久;而核电站紧邻波斯湾的地理位置,意味着放射性物质极可能迅速污染海洋,对周边国家渔业和水资源造成跨世代打击。这些后果绝非伊朗一国能够承担,整个海湾地区都将陷入生态噩梦。
普京19日的表态透露出局势的微妙平衡。他证实以色列已向俄方承诺保障布什尔核电站内俄罗斯人员的安全,这被解读为以方对打击该设施的潜在克制。但同时,普京强调俄伊两国关系牢固,俄方工人将继续在当地进行核设施建设,这无异于向以色列传递战略忍耐的界限。军事分析师认为,以色列近期集中打击阿拉克核反应堆的钚生产部件,表明其战略重心仍是阻断伊朗的武器级核材料生产能力,而非制造生态灾难。国际原油市场对这轮冲突的反应最为直接。袭击消息传出后,WTI原油价格瞬间突破每桶85美元,黄金同步跳涨。而扎哈罗娃代表俄方发出的另一则警告更值得玩味——她特别要求华盛顿不要军事干预,暗示事态可能向大国博弈演变。当前布什尔核电站的传感器数据虽显示运行正常,但海湾国家科威特、巴林已启动辐射监测预案,这种未雨绸缪恰恰反映了地区国家最真实的恐惧。1986年切尔诺贝利的阴影至今笼罩在人类核安全史上,而如今布什尔的命运,正悬于军事算计与生态灾难的刀锋之间。俄方专家留在控制室的身影,既是技术保障,也是一面地缘政治的镜子,映照着战争边缘最后的克制可能。
本文由LaiKuangXiao于2025-06-22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jw.521pj.cn/2025544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