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徒手掰断的钢筋与断裂的信任:一起楼盘质量罗生门的背后

钢筋是建筑的骨骼,但当工人徒手掰断拇指粗的螺纹钢时,裂开的远不止金属本身。2025年6月25日晚,一段10秒视频突然引爆网络——身穿“中冶天工”工装的工人单手发力,“咔嚓”一声,直径16毫米的螺纹钢应声而断。拍摄者纪先生称,这是河北霸州国蕴城二期工地的真实场景:“我干这行十几年,从没见过这么脆的钢筋!”视频中,工人连续尝试掰折4根钢筋,其中2根当场断裂,另外2根出现大幅弯曲。纪先生去年曾是该项目包工头,他坚称这批问题钢筋共有两车约六七十吨,自费送检结果显示磷、硫含量超标,属化学成分类不合格。更让他忧心的是,这些钢筋已被浇筑在梁柱中,“谁愿意住进这样的楼?”风暴中心的国蕴城二期,是霸州市中心迎宾道上总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大型住宅项目,承建方为国企中冶天工集团下属公司。视频发酵仅一天后,霸州市住建局于6月26日发布紧急通报:情况不实。通报揭示了一个关键矛盾点——拍摄者纪某因施工进度慢、质量不达标被总包单位清退,因经济纠纷才策划了“钢筋质量不合格”视频。

徒手掰断的钢筋与断裂的信任:一起楼盘质量罗生门的背后  第1张

耐人寻味的是,通报同时披露了两次官方检测记录:2024年10月与2025年4月,两家权威机构对项目钢筋抽样检测,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指标均合格。但对公众而言,检测批次是否覆盖争议钢筋?为何工人能徒手折断?这些疑问仍在社交平台持续翻涌。

徒手掰断的钢筋与断裂的信任:一起楼盘质量罗生门的背后  第2张

建筑行业的信任危机从未真正消散。就在霸州事件前一个月,海南儋州海花岛木棉园小区业主踢开地库立柱酥松的水泥,露出锈迹斑斑的钢筋。尽管官方检测排除了“海砂楼”嫌疑,但氯离子侵蚀导致的钢筋锈蚀仍让三千多户居民寝食难安。更早的2012年,安徽马鞍山绿地世纪城项目曾因抽检出多组不合格钢筋,导致整栋楼停工整改——这些案例像幽灵般徘徊在每一次质量争议的背后。“螺纹钢不是筷子!”一位从业二十年的结构工程师解释,合格16毫米钢筋需承受每平方厘米400兆帕拉力,徒手折断理论上不可能。但若钢材中磷、硫杂质超标,脆性会显著增加,“就像玻璃掺了气泡”。不过他也坦言,视频中的短钢筋属于“马凳筋”,仅用于支撑模板,并非承重结构件,这与纪先生声称的“主体结构用钢筋”存在微妙差异。这场罗生门暴露的深层症结,或许比钢筋本身更值得警惕。当工人因劳务纠纷选择拍摄曝光,当包工头垫资亏损后诉诸网络维权,当居民只能靠踢柱子自检家园安全——这条断裂的监督链,恰恰是建筑质量监管最脆弱的接缝。霸州住建局已宣布全面排查全市工地,但重建信任需要的不仅是检测报告。当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毕,能支撑起广厦千万间的,永远是看得见的真相与摸得着的责任。钢筋可以回炉重造,但公众信心的裂缝,需要更透明的阳光来弥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