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靳东宋佳白玉兰封帝称后,三十而立的演技与信仰

聚光灯下,靳东的手微微颤抖。从1992年踏入电视行业至今,三十余年的演艺生涯里,他第一次捧起了白玉兰最佳男主角的奖杯。就在同一晚,宋佳指尖触及冰凉的奖座——距离她上一次获此殊荣,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三年。2025年6月27日,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两位演员用截然不同的艺术轨迹,书写了中国电视剧表演艺术的厚重篇章。

靳东宋佳白玉兰封帝称后,三十而立的演技与信仰  第1张

聚光灯外,靳东在后台的采访中显得异常平静。这位新晋视帝坦言:“过去三年,我已经离这个行业渐行渐远。”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和全国政协委员,他近年来的工作重心已悄然转移。然而在《西北岁月》239天的拍摄过程中,他重新找回了演员的初心。为了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他深入西北高原体验生活,在黄土地上感受历史脉动。“我们今天的和平都是先辈换来的,所以更要珍惜。”这番感言背后,是他对表演与历史的双重敬畏。当网络误传于和伟获奖、AI预测模型仅给他5%的胜率时,命运却将最高荣誉交到了他手中。

靳东宋佳白玉兰封帝称后,三十而立的演技与信仰  第2张

宋佳走上领奖台时,一袭简约长裙与素净妆容,与《山花烂漫时》中的张桂梅形象遥相呼应。为了饰演这位华坪女高校长,她减重15斤,素颜出镜,在云南华坪女高隔壁中学沉浸数月,学习方言直至能自然说出地道的云南话。荧幕上,她捂着嘴笑的细微动作、挺直的脊背,都是对张桂梅的精准复刻。当评委会宣布她凭借这个角色获奖时,闫妮将手中的花束递给她,马伊琍含笑鼓掌,钟楚曦在台下悄然拭泪——这些中国电视剧的中坚力量,此刻以无声的默契见证着表演艺术的传承。“我们站在这里,不是因为年轻漂亮、能平衡事业家庭或穿了新季衣服,而是因为我们有创作能力。”宋佳的获奖感言在社交媒体引发百万级转发。她将荣誉归功于张桂梅的精神力量:“人间烟火是最大流量,真善美是最有力表达。”这份信念化作实际行动——她与剧组共同向华坪县捐赠700万元支持教育,让艺术的影响力超越荧幕。当白玉兰奖首次将视后授予主旋律传记剧女主角,标志着演技深度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认可达到新的高度。颁奖典礼的喧嚣背后,靳东那句“无论任何时代,内容都是王道”的感悟,揭示了本届白玉兰奖的深层价值取向。获得最佳中国电视剧的《我的阿勒泰》没有流量明星加持,却以散文诗般的叙事打动观众;蒋奇明凭借《边水往事》中晒黑皮肤苦练方言的王安全一角摘下最佳男配;蒋欣在《小巷人家》里将烟火气十足的宋莹演得活灵活现。这些获奖者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数据算法计算的胜率,而是对艺术本真的回归。当五十三岁的靳东和四十四岁的宋佳手捧奖杯,他们身上重叠着中国电视剧三十年的发展轨迹。从靳东在《伪装者》时期与视帝失之交臂的遗憾,到宋佳十三年前《悬崖》封后的青涩;从革命历史剧的艺术突破,到女性题材的价值重构——两座白玉兰奖杯,丈量着中国演员用生命体验浇筑角色的深度。此刻的荣耀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所有在流量时代坚守创作本质的影视工作者。当典礼落幕,靳东回到文工团的办公室,宋佳继续新剧拍摄,那束山花依然在他们心中烂漫绽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