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十一次更名背后的秩序之困:从朱雀玄武敕令到周景明的闹剧与警示

桂阳县公安局户籍办理窗口的工作人员最近看到“周景明”这个名字时,大概会条件反射地皱眉。6月24日,这个原名朱云飞的24岁年轻人再次提交了更名申请——这已是他13个月内的第11次改名请求。而就在五天前,他才刚刚把名字从“朱雀玄武敕令”改为“周景明”,并高调晒出新身份证。

十一次更名背后的秩序之困:从朱雀玄武敕令到周景明的闹剧与警示  第1张

“高考报名用的是朱雀玄武,现在身份证是周景明,录取通知书收不到怎么办?”他在社交平台焦虑地写道,坚称必须改回“朱雀玄武”。这种担忧很快被警方回应击碎:经与省教育考试院确认,大学录取仅认身份证号码,与姓名变更无关。更名理由站不住脚,而申请记录却暴露了令人瞠目的轨迹——从2024年5月首次更名至今,他已拥有朱云飞、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周景明四个曾用名,甚至提交过长达48字的奇葩姓名方案。

十一次更名背后的秩序之困:从朱雀玄武敕令到周景明的闹剧与警示  第2张

改名狂热在今年4月达到高峰。当他想变身“周天紫薇大帝”被系统驳回后,又火速申请改名“朱咸宁”,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现实版《变形记》。更讽刺的是,6月19日他改名为周景明时曾公开道歉:“之前申请的古怪名字给户籍部门和网友带来困扰”,承诺“从此过正常生活”。言犹在耳,五天后“正常生活”便被第11次改名申请撕得粉碎。

十一次更名背后的秩序之困:从朱雀玄武敕令到周景明的闹剧与警示  第3张

面对这场闹剧,桂阳县公安局的拒绝通知里首次祭出法律武器:“根据《民法典》,频繁更名已构成扰乱公共秩序”。这句话背后藏着被忽视的真相——每次更名都牵动户籍、社保、银行等多系统变更,行政成本远超想象。当工作人员反复为他修改档案时,其他市民可能正因窗口资源被挤占而苦苦等待。公共服务的耐心,终究不是个人行为艺术的耗材。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改名风波期间,他第三次高考成绩揭晓:总分246分。面对比预期低百余分的落差,他表现得异常平静:“反正有书读”。这种淡定与更名时的偏执形成诡异反差,让人不禁怀疑,频繁改名是否成了逃避现实焦虑的仪式?当新名字被刻进身份证的瞬间,是否在幻想中获得重启人生的错觉?这场闹剧该收场了。警方拒绝第11次申请是个清晰信号:姓名权虽有法律保障,但绝非无限游戏。当个人诉求开始吞噬公共资源,当严肃的行政程序沦为网络谈资,那条看不见的边界已被踩过。或许对周景明而言,比改名更重要的是认清:人生的改写从不依赖户籍页上的字符,而在于放下“朱雀玄武敕令”的魔幻执念,在真实世界里写下脚踏实地的一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