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决裂后另立山头:'美国党'挑战两党制的政治豪赌
- 综合资讯
- 2025-07-01
- 982
六月初的深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起投票:“是时候在美国建立一个真正代表80%中间派的新政党了吗?”短短24小时内,531万投票中超过80%投下赞成票。他随后宣布:“这是命运”,并采纳粉丝提议的党名——美国党(AmericaParty)。这场政治豪赌的导火索,正是他与特朗普围绕“大而美”法案的公开决裂。
曾经斥资3亿美元助力特朗普胜选的马斯克,如今将矛头直指这项规模达3.8万亿美元的法案。最新草案大幅削减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和清洁能源补贴,却额外增加1500亿美元军费与700亿美元边境执法资金。马斯克在法案通过参议院程序性投票当日猛烈抨击:“它将摧毁数百万个工作岗位,对美国造成巨大战略伤害。”政策咨询公司ClimateVision分析指出,此举将使风能、太阳能项目成本骤增10%-20%,堪称对清洁能源行业的“致命一击”。
两人关系破裂的深层裂痕源于执政理念的根本冲突。特朗普将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视为削减预算的工具,目标是将省下的资金投入“让美国再次伟大”议程;而马斯克追求的却是彻底的“净减法”,试图从根本上降低政府开支对经济健康的压力。这种矛盾在“大而美”法案上彻底爆发——当特朗普为延续企业减税政策、取消绿色补贴而游说时,马斯克看到的却是“用过去产业的援助扼杀未来产业”的疯狂行为。
耐人寻味的是,马斯克的政治转型恰似美国经济困境的缩影。他曾公开批评美国经济日益空心化:“‘钱赚钱’的金融游戏依赖霸权支撑,但实体经济坍塌正在动摇霸权根基。”这种焦虑在军工领域尤为凸显:洛克希德公司因稀土供应链危机被迫重新设计F-35雷达系统,暴露了高端制造领域的脆弱性。而“大而美”法案继续向军工复合体注资的行为,被马斯克斥为“加速美国衰落的短视决策”。
组建新政党的构想绝非一时兴起。自五月底辞去政府职务以来,马斯克连续十四天在社交平台炮轰该法案,称其“令人作呕”。当特朗普公开嘲讽他“可怜”“有问题”时,马斯克反击道:“没有我的支持,你早已输掉大选。”这种公开撕破脸的背后,是马斯克对两党制彻底失望的宣言。他观察到中间选民长期被边缘化的现实:“美国政治已成军工复合体与华尔街资本的游戏,深层政府合法化腐败正在吞噬国家未来。”然而第三党突围的障碍令人窒息。1992年罗斯·佩罗以10%的得票率创下最佳纪录却仍败北的阴影犹在。但马斯克手握三重筹码:超过1.8亿社交媒体影响力、颠覆多个行业的创业神话、以及特斯拉股价暴跌30%后更显激进的变革决心。更关键的是,法案在众议院仅以215:214一票之差惊险通过的态势,印证了共和党内部的分裂,这为中间路线提供了生存缝隙。
参议院投票现场的混乱场景或许预示了变局。民主党动用程序手段要求全文宣读940页法案,导致表决延迟十余小时。与此同时,马斯克在工厂车间召集工程师会议的照片在网络疯传——两种治理模式的对比形成绝妙隐喻。当政治精英在议会走廊讨价还价时,“美国党”的潜在领袖正用行动宣告:改变未必来自华盛顿的圆顶大厅,也可能诞生于拒绝沉默的中间地带。
本文由JiQuanZhen于2025-07-0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jw.521pj.cn/20255577.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