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高一少年邓乐言满分摘金中国六将横扫国际奥数王者归来

高一少年邓乐言满分摘金中国六将横扫国际奥数王者归来 2025国际奥数 IMO金牌 邓乐言 中国奥数队 数学竞赛 上海中学 奥数满分 奥数冠军 第1张

   七月的澳大利亚寒风凛冽,但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的计分板上却燃起一团中国火焰——上海中学高一学生邓乐言的名字后赫然亮起“42”的满分标识。这位被同学唤作“言哥”的15岁少年与重庆巴蜀中学的张恒烨双双以完美分数登顶,率领中国队以231分的团体总分重夺世界第一宝座,一扫去年两分之差屈居亚军的遗憾。

   当组委会宣布“China”的声音回荡在场馆内,邓乐言下意识摸了摸胸前的校徽。这枚来自上海市上海中学的标志,承载着该校自2000年以来的第18枚IMO金牌荣耀。而这位少年与数学的缘分,早在他就读上海民办盛大花园小学时便已埋下伏笔。当同龄孩子对艰深数学著作望而却步时,邓乐言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父母敏锐捕捉到这份天赋,在培养自律品格的同时,为他开辟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初中就读华育中学期间,“言哥”的名号不胫而走。三年蝉联校长奖的他在2024年做出一项惊人之举:初三的他报名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与全球顶尖数学研究者同场竞技,最终捧回组合与概率赛道铜奖,成为该赛事首位获奖的初中生。同年12月,刚升入上海中学高一的邓乐言征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以唯一满分战绩拔得头筹,领先第二名整整15分。

   本届IMO赛场暗流涌动。前五题看似平和,第六题却构筑起一道天堑——全球仅6人攻克这道组合数学难题。而中国队在前五题实现全员满分,第六题中邓乐言与张恒烨双双破局。这场胜利背后是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管理:在初中时期,学校就为邓乐言定制个性化课表,允许他在非中考科目时段前往图书馆专研竞赛课题。他的初中班主任曾见证这样的场景——课间十分钟,当其他学生嬉笑玩闹时,他已在长椅上进入深度思考状态,这种随时“沉入数学海洋”的能力令师生叹服。

   与邓乐言同获满分的张恒烨则展现着另一种成长路径。这位巴蜀中学高二学生去年秋天曾悄悄现身北京大学教室,旁听被称为“韦神”的韦东奕讲授《调和分析》课程。“韦神写满黑板的推导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他在赛后访谈中回忆道。这种高校资源与中学培养的衔接,成为中国顶尖竞赛生的“隐形加速器”。

   本届中国队阵容星光熠熠:武汉经开外国语高中的谈弘毅(40分)与徐祺铭(36分)、武昌实验中学的邓哲文(36分)、杭州学军中学的董镇宇(35分)共同铸就六金辉煌。当美国队以216分锁定亚军,韩国队以203分位居第三时,一个更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同步揭晓——2026年7月,第67届IMO将首次由中学承办,落地上海市上海中学。

   在创纪录的金牌线(35分)与67枚金牌的背景下,邓乐言的横空出世昭示着中国数学竞赛代际传承的生生不息。这位少年在赛后采访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清醒:“竞赛本质是与自己较量。胜时莫忘天外有天,败时需找准节奏。”此刻他背包里除却金牌,还装着明年上海主场再战的演算笔记——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间,正跃动着中国数学未来的心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