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中国商飞5G园区点燃大飞机智造新引擎,车间里正发生这些变化

中国商飞5G园区点燃大飞机智造新引擎,车间里正发生这些变化 中国商飞5G园区 大飞机智能制造 工业5G专网 航空人工智能 C919产业化 5G全连接工厂 航空工业创新 国产大飞机 第1张

   走进中国商飞新建成的飞机制造车间,看不到密密麻麻的线缆,也少有工人拿着图纸来回奔波。取而代之的是高清视频实时传输着机翼装配细节,机械臂根据云端指令自动调整焊接参数,质检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比对十万张缺陷图片——这些场景正发生在全球首个5G工业园区里。7月19日,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在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国产大飞机已进入产业化新阶段,而5G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关键助推器。自2018年启动技术融合创新以来,这家承载着中国航空梦想的企业悄然建成全球首个5G工业园区和国内首个5G全连接工厂。当大多数人还停留在5G手机测速的阶段时,这里已实现每平方公里百万级设备连接能力,工厂内任何角落的延迟不超过10毫秒。这种实时响应能力让飞机蒙皮检测从传统人工巡查的4小时缩短到20分钟,传感器捕捉的每处铆钉压力数据即时回传云端分析,提前预警潜在疲劳点。而在设计环节,工程师借助AI模型迭代机翼气动外形,过去需连续计算数月的方案现在压缩至一周。贺东风透露的不仅是技术成就,更是产业化突围路径。2022年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时,中国首次完整走完大飞机设计制造全流程。如今产业化阶段面临新挑战:如何保障批量化生产的质量稳定性?怎样提升千架规模的安全运维能力?5G与AI正在给出答案。在浦东基地的智能总装线上,工人佩戴AR眼镜安装线路,眼前实时叠加三维布线图;试飞中心的专家通过8K视频远程诊断发动机状态;交付中心的客户能追溯每个零件的生产批次和质检记录。这些场景背后是工业5G专网提供的独家保障——2022年工信部向商飞颁发全国首张企业5G专网频率许可,确保核心数据不出园区。国家层面也在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据透露,中国5G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86个重点领域,工信部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推动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这种政策与产业的共振正在产生化学反应:某型舱门部件原来需26道人工检验工序,现通过5G+机器视觉实现全自动检测,合格率提升至99.97%;复合材料铺放车间因AI工艺优化,废料率从12%降至3%。不过技术落地仍有痛点待解。航空级可靠性要求远超消费领域,极端温度下的设备稳定性、多源数据融合的算法精度都是攻坚方向。商飞正联合攻关工业大模型训练,让AI不仅识别已知缺陷,更能预判未知风险。当全球航空业紧盯中国大飞机产业化进程时,这些深植于车间的技术基因可能成为破局关键。正如某试飞工程师的直观感受:过去排查故障像在黑夜打手电,现在整个飞机在数字世界实时透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