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把Model Y拉下马,没想到被一台自主燃油SUV做到了(二手车评估)
- 汽车资讯
- 2025-06-18
- 37
自特斯拉Model Y上市以来,凭借其均衡的产品力表现,在SUV市场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面对这一现象,国内诸多自主品牌和新兴势力品牌纷纷采取"超大杯"的造车思路,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试图撼动特斯拉的地位。
尽管如此,特斯拉在市场上依然保持领先地位,尤其是吉利星越L这款车型,为自主品牌在竞争中赢得了些许面子,展现了中国品牌的实力与潜力。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2025年5月的汽车销量数据。
数据显示,5月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达到193.8万辆,其中SUV市场的总体销量为97.2万辆,同比增长了17.8%,环比增长14.7%。从具体榜单来看,吉利星越L未能延续在SUV销量榜中的冠军地位,当月销量为2.38万辆。
而在上个月(2025年4月),星越L的单月销量曾达到23658辆,不仅超过了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等热门车型,还连续多月蝉联燃油SUV销量冠军。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0月以来,吉利星越L的销量始终保持在2万辆以上。
从今年1-5月的累计销量来看,星越L与特斯拉Model Y之间的差距缩小至2088辆(Model Y累计销量为126643辆,星越L为124555辆),这是近三年来两者销量最接近的一次。
从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型的市场表现来看,SUV销量前十榜单中仅有三款为新能源车型,且其中仅有一款是纯电车型。
而在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争中,前十名中有四款车型来自合资厂商。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比亚迪凭借“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略,在售SUV多达15款车型,尤其是宋系列涵盖了宋Pro、宋PLUS和宋L等多款细分产品,即便其整体车型未进入前十榜单,但累计销量依然十分可观。
再来看吉利星越L这款车,虽然在当前以新能源为主的SUV市场中略显另类,但细究其产品力后不难发现其合理性。尽管未能在纯电领域对特斯拉构成挑战,但吉利对于燃油车市场的专注和深耕仍让人看到了自主品牌在细分领域的独特洞察力。
星越L在燃油SUV市场的崛起可以看作是一次成功的降维打击。得益于吉利与沃尔沃的深度合作,星越L获得了沃尔沃的技术加持,基于CMA架构打造,并全系标配了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38马力)和8AT变速箱。
该车定价为14.77-17.97万元,主攻主流SUV市场。据调查,目前星越L的实际成交价已降至12.5-17万元区间,消费者仅需十几万即可拥有强劲动力、高配置以及优质驾控体验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星越L的销售主力并非传统认知中的三四线城市,反而在一线城市及周边区域表现尤为突出,这一现象在中国自主品牌SUV中尚属首次,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作为一款"紧凑型SUV"车型,星越L的车身尺寸为4770mm×1895mm×1689mm,轴距达到2845mm。
虽然整体尺寸不算特别突出,但其轴距已经接近中型SUV的水平。与丰田RAV4荣放相比(轴距2690mm),星越L在长度上多了155mm,使得后排腿部空间多出一拳以上。
后备厢容积为562升,在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储物空间可以进一步扩展,纵深超过2米,宽度也达到1米以上,完全可以满足露营或家庭出行的需求,装载婴儿车、露营装备等大件物品毫无压力。在智能化配置方面,星越L同样表现出色。
全系标配了副驾12.3英寸的娱乐屏幕,车内搭载了性能强劲的骁龙8155车规级芯片,并配备了最新的银河OS 2.0版本车机系统,无论是操作流畅度还是功能丰富性都达到了新能源车型的水准。值得一提的是,从次低配车型开始,星越L就标配了25.6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系统,进一步提升了驾驶体验。
此外,包括50W无线充电、前排座椅加热以及主驾驶座椅通风和按摩功能在内的一系列高端配置均为全系标配。综合来看,在同价位车型中,星越L提供了更优的智能化体验;而在智能化表现相近的车型中,其价格优势则更加明显。
除了无法享受新能源车辆的绿牌政策外,星越L几乎做到了"无懈可击",在性价比和配置水平方面都堪称同级车型中的佼佼者。
都说合资品牌SUV在中国市场已被新能源车型取代,但即便抛开新能源因素,星越L的成功也能揭示合资车型为何逐渐失去竞争力。
星越L不仅延续了中国品牌在配置方面的传统优势,在硬件技术这一以往相对弱势的领域,也展现出了与合资产品抗衡甚至超越的实力。例如同样入围5月SUV销量前十的长安CS75 PLUS和瑞虎8 PLUS,就对此深有体会。
这种"降维打击"策略精准击中了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智能化和高品质的需求,使得众多家庭用户仅需15万元预算,就能享受到30万元级豪华品牌车型的体验,这也成为其销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换壳沃尔沃"的设计理念,无疑为其加分不少。
车企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但当新能源发展不力且燃油车市场受限时,这种局面是企业最不愿面对的。要在传统与新兴领域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车企把握好自身的节奏。
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的喧嚣中展现出务实的一面,通过燃油车领域的稳定利润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这一策略避免了过度押注单一技术路线可能带来的风险。
当前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单车利润不断缩水,这使得车企对发展新能源产品的动力日渐不足,长此以往恐将陷入恶性循环,这种发展模式显然违背了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
星越L的成功并非单纯依靠“情怀牌”或是简单的“价格战”。
吉利将新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巧妙地融入传统燃油车体系,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在当前电动化的大潮中,并非所有燃油车型都只能被动等待淘汰;通过深度智能化改造和电气化升级(如混动技术),传统燃油车依然能够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
尽管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仍处于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共存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车型虽然具备诸多优势,但完全取代燃油车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因此,如果能将燃油车做到极致,精准满足用户需求,仍然能够赢得市场青睐。星越L、坦克品牌等车型的成功就印证了这一点。
真正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一定是那些深入洞察用户需求本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并且在传统与新兴技术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公司。
本文由ShangguanTuo于2025-06-18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pjw.521pj.cn/2025542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