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特朗普公开打脸情报总监,美伊核博弈进入高危两周

6月20日,新泽西州一场政治筹款活动的现场闪光灯频闪,特朗普面对记者抛出的伊朗核问题突然发难:“我的情报团队错了!”当被告知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茜·加巴德三个月前在国会明确作证“伊朗没有制造核武器”时,他毫不迟疑地补上一句:“她错了。”这是七天内特朗普第二次公开否定自家情报首脑的专业判断——就在三天前的“空军一号”专机上,他刚用“我不在乎她说什么”驳斥过同一份评估报告。

特朗普公开打脸情报总监,美伊核博弈进入高危两周  第1张

被总统点名后,加巴德在24小时内紧急改口。她在社交媒体X上辩解称,三月的证词遭媒体“断章取义”,转而强调新立场:“情报显示伊朗若决定完成组装,数周到数月内就能造出核武器。”这番逆转引发网络哗然。有网民翻出她国会听证的原始视频:画面里她斩钉截铁地宣称伊朗最高领袖未授权核武计划,与今日表态判若两人。一名观察者尖锐留言:“从反战偶像到战争推手,她只用了总统的一句话。”这场情报之争的硝烟背后,浮动着更危险的信号。特朗普同日向伊朗下达“最后通牒”,称两周是避免美国军事打击的“最长”期限。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前一天的预告更显急迫:总统将在“接下来两周内”决定是否动武。耐人寻味的是,此刻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正与英法德三国外长在日内瓦会谈,欧洲试图挽救核协议的努力撞上伊朗开出的条件:只有以色列停止侵略,德黑兰才重返谈判桌。而特朗普对此的回应意味深长:“当一方占上风时,阻止战争更难。”情报系统的专业权威遭遇总统的公开解构,在特朗普任内并非首次。今年三月,国家安全顾问竟将《大西洋月刊》主编误拉入军方高层Signal群聊,导致空袭也门胡塞武装的详细方案——从装备清单到目标坐标——提前两天外泄。这场被民主党参议员怒斥为“重大情报失误”的闹剧,暴露了决策核心圈非常规通讯的隐患。更值得玩味的是,当特朗普宣称“伊朗三个月内能造核弹”时,其依据竟是卫星图像显示的“帕尔钦军事基地异常车辆活动”,而非情报界公认的铀浓缩丰度数据。这种用模糊迹象覆盖硬性指标的倾向,折射出情报解读的政治化趋势。

特朗普公开打脸情报总监,美伊核博弈进入高危两周  第2张

技术层面争议同样尖锐。根据独立机构核查,伊朗已囤积120公斤60%丰度浓缩铀,其新型IR-9离心机效能较旧型号跃升50倍。理论上,这些材料经两个月提纯即可达到武器级浓度。但关键瓶颈在于核装置的小型化——这正是特朗普宣称伊朗突破的领域。他援引“多个信源”咬定德黑兰完成金属铀铸造,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测报告却显示,用于核弹头测试的“热室”尚未检测到辐射痕迹。技术可能性与政治意图的认知鸿沟,让同一堆铀原料在华盛顿不同权力走廊映出截然不同的倒影。

特朗普公开打脸情报总监,美伊核博弈进入高危两周  第3张

欧洲试图用“伊核协议2.0”打破僵局,提出分阶段解除制裁换取核限制的方案。但美国内部分歧让外交努力步履维艰:民主党要求伊朗先停止支持地区代理人武装,共和党则坚持“完全弃核”的绝对底线。这种拉扯正中伊朗下怀——制裁漏洞使其年获150亿美元石油收入,继续为核计划输血。更危险的连锁反应已在地区显现:沙特加速推进核电站建设,阿联酋建成阿拉伯世界首座核设施,以色列密集试射“箭-4”反导系统。中东正滑向核能力扩散的悬崖。

特朗普公开打脸情报总监,美伊核博弈进入高危两周  第4张

当德黑兰的离心机昼夜不停旋转,它们浓缩的不仅是铀-235,更是整个地区的战略焦虑。特朗普的两周期限像悬在中东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情报争议的真相或许早已无关紧要——当“需要证据”变成“需要战争”的注脚,最后一根稻草的重量足以压垮和平。此刻在日内瓦的谈判桌前,伊朗官员那句“特朗普只需一个电话就能停止战争”的提醒,在战鼓声中显得格外微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