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2025渤海湾崛起"数字轮胎"新势力

2025渤海湾崛起

当一条废旧轮胎在昌黎县的自动化生产线上被分解为橡胶粉和钢丝时,千里之外的物流车队正通过双星"胎联网"平台实时监测轮胎压力——这看似割裂的场景,在秦皇岛构成了轮胎产业绿色智能的完整图景

一、产业根基:从轮毂制造到全链布局

秦皇岛轮胎产业的根基始于1988年。那一年,中信戴卡在渤海之滨成立,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车轮供应商,年产能达6900万只。走进其秦皇岛工厂,300台智能机器人挥舞机械臂的壮观场景令人震撼。"我们70%的智能设备自主研发,AI探伤技术让产品不良率下降80%。"技术中心主任李世德透露,工厂通过物联网连接8万个数据采集点,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距此20公里外的中秦渤海轮毂车间则是另一番景象。激光雕刻机正在轮毂内缘镌刻二维码,如同赋予每个产品"身份证"。"通过这个唯一标识,我们实现了280万只轮毂全生命周期追溯。"总经理张海峰抚摸着刚下线的22英寸轮毂介绍,企业采用绿色铝材替代传统电解铝,能耗降低30%,2024年成功跻身秦皇岛市绿色工厂名录。

2025渤海湾崛起

二、胎联万物:数据重构产业逻辑

在秦皇岛西海岸新区的双星集团"工业4.0"工厂,AGV小车穿梭运送物料,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轮胎。这里正发生着更深刻的变革——每条轮胎都嵌入了拇指大小的传感器。"胎温、胎压、磨损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每月新增10万轮位数据。"胎联网项目负责人展示着监控大屏,上面跳动着全国4,000多个轮胎的实时状态。

数据的价值催生了商业模式。双星集团副苏明举了个例子:为澳柯玛物流提供的"卖公里数"服务,将轮胎转变为按行驶里程计费。物流企业不再购买轮胎,而是根据每公里0.03元支付使用费。在澳柯玛物流园区,双星的专业团队24小时驻场维保,使车队轮胎使用成本直降20%。

这种变革正加速扩散。胎联网平台已覆盖40多个城市,未来五年目标服务1万家物流公司和2000万轮位。通过分析海量行驶数据,双星甚至能动态调整轮胎配方——为山区物流企业强化耐磨性,为冷链车队优化节油性能。

2025渤海湾崛起

三、循环:黑色污染的绿色重生

每天清晨,数十辆卡车载着上万条废旧轮胎驶入昌黎县铸运公司的厂区。这些被视为环境负担的废弃物,将在两条全自动生产线上开启新生。"经过撕碎、磁选、粉碎,4万吨废轮胎每年转化为2.8万吨橡胶粉和1.2万吨钢丝。"公司技术总监拍着刚下线的橡胶粉介绍,这些材料将变身运动场塑胶跑道和钢结构增强材料。

在更上游的涉县,裂解技术正在开辟新路径。2023年签约的邯郸富湖项目,计划将6万吨废旧轮胎转化为裂解油和炭黑。"每条轮胎都是资源错位的宝藏。"项目工程师展示着样品瓶中的清澈油品。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废旧轮胎约3.3亿条,综合利用率不足60%,秦皇岛布局的循环产业园正试图改写这个数字。

翻新则是另一条绿色通道。达林轮胎的厂房里,磨损的卡车轮胎经打磨、贴合、硫化等12道工序重获新生。"每条翻新胎节省橡胶15公斤,我们年产能10万条。"总经理赵远明算着环保账。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正因技术创新焕发生机——激光检测仪精准判断胎体损伤,智能温控系统提升硫化效率30%。

2025渤海湾崛起

四、生态协同:港口城市的制造新篇

秦皇岛轮胎产业的蜕变,深植于这座城市制造业的沃土。在邦迪管路公司车间,成卷钢带变身为汽车制动油管,占据国内50%市场份额;哈电集团的重型装备基地里,核电设备与风电部件并排组装。这些企业共同织就了高端制造生态网。

产业融合催生着奇妙化学反应。双星集团联合海尔卡奥斯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轮胎研发难题向全球发布;中秦渤海则与燕山大学共建实验室,攻关超轻镁合金轮毂技术。"港口优势让我们能快速响应全球需求。"中信戴卡国际业务部经理指着港口的货轮说,清晨下线的轮毂傍晚就能装船发往欧美。

这种开放基因正在结出硕果。2024年,中信戴卡为凯迪拉克定制全球首款量产镁合金轮毂,单只减重2公斤;中秦渤海则凭借超大尺寸轮毂技术,成为欧美改装市场最大供应商。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区,轮胎产业链年产值已突破百亿,吸引23家配套企业聚集。

2025渤海湾崛起

五、向新而行:渤海湾的绿色雄心

站在西港花园观景台远眺,曾经运煤的码头已变身帆船基地。这种"去煤增美"的转型,恰似秦皇岛轮胎产业的缩影。双星集团正推进"三智一新"战略,计划五年内将胎联网服务扩展至智能矿山运输机器人领域;中信戴卡则布局碳纤维卡车传动轴研发,推动轻量化技术跨界应用。

循环经济产业链也在深化。昌黎铸运公司计划建设橡胶粉应用研发中心,减震地砖和环保隔音材料;涉县裂解项目正攻关废轮胎制氢技术,探索能源化利用新路径。"我们要让每条轮胎完成从黑色污染到绿色材料的终极蜕变。"环保部门负责人的话语中透着坚定。

夕阳下的老龙头长城,海浪轻抚着明代石城。六百年前的军事要塞旁,金风科技的海上风电基地正在崛起。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秦皇岛轮胎产业的故事,正随着渤海湾的潮声奔向更辽阔的舞台。


【编者按】秦皇岛轮胎产业的蜕变,正是制造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新转型的生动缩影。当传统产业插上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双翼,那些曾被视为发展负累的黑色污染,终将化作驱动未来的绿色财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