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通满月扩容记:17家香港收款行的速度与激情
- IT大事件
- 2025-07-17
- 1423
7月中旬的深圳,高温天气挡不住房女士的兴奋。她点开招商银行APP的跨境支付通页面,收款银行列表里赫然新增了众安银行——这正是她在香港读大学的女儿上个月刚开的数字银行账户。然而几次操作后,汇款请求均被退回。客服解释称:『系统虽已接入,但服务尚未全面开放』。这一幕恰是跨境支付通上线不到一个月急速扩容的缩影。
就在上周,这个打通内地与香港支付动脉的系统迎来首次大规模升级。香港收款行名单从最初的6家猛增至17家,招商永隆、上海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等传统机构集体亮相,更引人注目的是众安银行、天星银行、MOXBank三家数字银行首次跻身名单。一位参与系统测试的银行技术主管透露:『从技术对接到名单刷新只用了五天,但部分数字银行的风控模块与清算路径还需最终校准。』
数字银行的入场带来全新想象空间。与传统银行不同,这些没有实体网点的机构凭借手机APP实现全流程服务,开户门槛近乎为零。以众安银行为例,内地用户凭身份证和港澳通行证即可远程开户,管理费用全免;天星银行则依托小米生态,提供港币、人民币、美元多币种实时兑换。这些特性完美契合跨境小额汇款的需求场景,一位刚通过农行向天星银行成功汇出生活费的广州用户感叹:『操作比微信转账多两步,速度却比传统跨境汇款快十倍。』
不过扩容后的磨合期问题逐渐显现。除房女士的遭遇外,记者实测发现MOXBank的跨境支付通接口仍显示『维护中』。某数字银行产品经理坦言:『传统银行采用集中式清算架构,而我们依赖云端分布式系统,瞬时并发交易量激增时需要重新压力测试。』这种技术差异导致部分数字银行虽在名单,实际业务还需等待正式通告。
尽管如此,系统底层优势已然显现。通过直连香港『转数快』(FPS)与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IBPS),资金流转从过去的『曲线绕行』变为『直线抵达』。跨境支付通南向汇款支持早7点到晚11点操作,输入收款人手机号或FPSID即可发起汇款,多数交易5秒内完成。在深圳经营跨境电商的李先生算过一笔账:『往香港供应商转1万港币,传统电讯费加手续费至少200元,现在零手续费,汇率按中间价折算。』
香港金管局显然看到了数字银行的潜力。目前香港八家持牌虚拟银行中,三家已被纳入跨境支付通,而理慧银行(LiviBank)等机构也在对接系统中。这些新生力量正改变金融生态——通过AI风控系统,众安银行将高频小额跨境交易的审核耗时压缩到0.3秒;天星银行则利用定存利率差(港币年化3.4%),吸引内地用户将闲置汇款资金增值。
政策层面同样利好消息不断。下月即将实施的香港《稳定币条例》为数字银行开展跨境业务铺平道路,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框架更明确支持虚拟银行参与结算。有业内人士透露,香港金管局正研究放宽南向汇款中与数字银行相关的额度限制,『当技术可靠性验证通过后,年度限额可能突破5万美元』。
回头看房女士的遭遇,或许只是技术迭代中的微小插曲。随着17家收款行完成最后的系统联调,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周报显示,跨境支付通日均交易量已突破2万笔,较上线首周增长470%。当数字银行的灯光在跨境支付版图上接连亮起,两地资金流动的毛细血管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畅通时代。
本文由OuyangLie于2025-07-1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pjw.521pj.cn/2025579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