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电影新片头今日亮相!编钟撞上《歌唱祖国》藏着几代人的银幕记忆
- IT大事件
- 2025-08-16
- 1281
走进影院灯光暗下时,那抹熟悉的绿底金龙标志曾是多少观众的条件反射。但就在今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自己的电影作品挂上了专属“身份证”——一套融合美丽中国与浩瀚星空意象的电影台标正式启用,背景音乐里《歌唱祖国》的旋律与两千多年前的编钟声交织,在影院黑暗中荡开一阵既新鲜又熟悉的回响。
这枚新台标分长短两版,将出现在总台制作或参与出品的电影片头。最令人玩味的是音乐设计:编钟这一深植于华夏礼乐文明的乐器,与象征现代国家精神的《歌唱祖国》形成时空对话。这种碰撞并非首次。回溯1979年,《哪吒闹海》作为新中国首部宽银幕动画长片,作曲家金复载在配乐中做了一次大胆实验——将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单音录音进行剪辑拼接,铸就了影史经典的开篇序曲。当青铜编钟在水晶宫场景中低沉吟咏,中国动画第一次让世界听见了属于东方美学的交响。
音乐与画面的咬合向来是电影艺术的精微之处。《哪吒闹海》中李靖抚琴段落,制作团队邀请古琴大师龚一演奏并全程录像,六位画师环绕速写指法动态,终使动画里每帧弹奏轨迹与真实音律严丝合缝。而哪吒自刎时的寂静无声,又恰印证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东方哲思。这种创作基因在新片头中延续:当编钟的金属质感碰撞管弦乐的恢弘声场,暗合着总台“新型主流媒体”的定位——既要有星空的辽阔,也要有大地上的回响。
台标迭代背后是电影工业的升级脉络。2019年启用的新版“龙标”已将时长压缩至4秒,浮雕金龙的立体感更强,“国家电影局”字样取代原有机构名称。此次总台专属片头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电影标识体系从单一审查认证向多元化品牌标识演进。正如《孔子》配乐用古琴铺陈儒家气象,《哪吒闹海》以京剧锣鼓点燃武打场面,新片头中传统编钟的运用,恰是向世界递出一张刻着中国音纹的名片。
当新片头在影院亮起,观众或许不会察觉鎏金粒子特效背后藏着多少计算。但当《歌唱祖国》的旋律从青铜编钟的裂纹中汩汩流淌时,某个瞬间我们会想起:四十年前哪吒踏浪而来的那个夏天,我们早已听过未来。
本文由NingNaNiu于2025-08-16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pjw.521pj.cn/2025831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