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乌军奇袭马里诺夫卡机场,4架俄军苏-34战机遭毁,普京紧急喊话谈判

乌军奇袭马里诺夫卡机场,4架俄军苏-34战机遭毁,普京紧急喊话谈判  第1张

伏尔加格勒州腹地一声爆炸,火光撕裂了俄罗斯后方的宁静夜空。6月27日凌晨,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安全局与国防军单位协同发动精准突袭,目标直指俄军马里诺夫卡空军基地。初步战报显示,包括苏-34战斗轰炸机在内的4架俄军战机被击中,机场维修保障区同步遭破坏,这是乌军继本月初远程打击俄军多个战略机场后,又一次深入俄领土腹地的成功行动。

现场消息源透露,袭击发生在凌晨警戒相对松懈的时段。乌军采用了低成本无人机与精确制导武器结合的混合战术,穿透了俄军防空网络。从现场流出的非正式评估指出,至少2架苏-34被彻底摧毁,另2架严重受损。技术支援区的破坏更令俄军短期内恢复战机作战能力的努力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该基地位于伏尔加格勒州,距离乌前线超过300公里,此次得手印证了乌军打击范围正持续向俄纵深扩展。

苏-34战机作为俄空天军对地攻击主力,长期承担向乌军阵地及后方设施投掷滑翔制导炸弹的任务。每架造价约5000万美元,此次一次性损失4架,不仅是装备层面的打击,更削弱了俄军在哈尔科夫及顿涅茨克方向的空中支援能力。军事分析人士指出,马里诺夫卡基地遇袭暴露了俄军后方防空体系存在明显漏洞——尽管该区域部署了S-400等远程防空系统,但对低空、小型目标的探测拦截能力严重不足。

此次袭击恰逢俄军宣布过去一周对乌实施六次高精度集群打击,控制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方向八个居民点之际。俄国防部通报中强调打击了乌军工企业、无人机车间及能源设施,却对自身基地遇袭保持沉默。这种不对称战场信息释放,折射出双方在舆论战场上的激烈争夺。

乌国防部长乌梅罗夫日前公开表示,计划将远程无人机产量提升至"数万架"规模。产能扩张与战术创新同步推进:乌军特工潜入俄境内组装无人机、利用民用卡车隐蔽抵近目标的模式日益成熟。本月初针对俄五个空军基地的"蛛网行动"中,117架自杀式无人机蜂群战术曾重创俄军13架战略轰炸机及预警机,造成约20亿美元损失。而此次马里诺夫卡袭击延续了同一作战逻辑——以廉价无人机消耗俄昂贵战略资产。

袭击后24小时内,俄总统普京公开表态"已准备好与乌克兰举行第三轮谈判",愿移交3000名乌阵亡士兵遗体作为善意姿态。耐人寻味的是,他首次承认俄面临通胀压力,称国防开支高达13.5万亿卢布(约1720亿美元),强调"这不是小数目"。分析认为,在空军装备持续损耗、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克里姆林宫试图以谈判姿态缓解多重压力。然而乌方对此反应审慎,前线24小时仍爆发187场战斗,俄军单日新增损失达千人。

战场态势正滑向消耗战新阶段。乌军凭借无人机非对称优势持续削弱俄纵深打击能力,而俄军依靠传统火力与兵力优势在东部缓慢推进。马里诺夫卡的硝烟尚未散尽,俄腹地梁赞、卡卢加等13个地区又相继报告遇袭。当乌克兰将年产800万架无人机的蓝图转化为战场现实,俄罗斯后方的"安全区"概念正在失效——这场以技术创新颠覆传统防御范式的战争,或已悄然改写现代冲突的规则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