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张益唐归国:顶级数学家的湾区新程

2025年6月末的珠江口暑气蒸腾,一场低调的聘任仪式在中山大学悄然举行。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从校长高松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的全职教授。这位曾以破解“孪生素数猜想”震动数学界的学者,在70岁之年举家迁入粤港澳大湾区,结束了跨越太平洋的漫长漂泊。

张益唐归国:顶级数学家的湾区新程  第1张

数学界流传着“被闪电击中两次”的传奇——2013年,时年58岁的张益唐将困扰学界200年的“孪生素数猜想”从“大海捞针”转化为“水杯捞针”,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间隙小于7000万的相邻素数对,创下顶尖期刊《数学年刊》130年最快过审纪录。2022年,他再度公布111页论文挑战“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若验证通过将重构解析数论体系。英国数论专家Stopple曾感慨:“这种成就概率如同同一个人被闪电劈中两次。”光环背后是半生蛰伏。1992年自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因与导师学术分歧未获推荐信,手握顶尖学府文凭的张益唐竟在美国社会辗转沉浮。他在肯塔基州的赛百味餐厅做过收银员,在汽车旅馆栖身,远离学术圈近十年。直到1999年,北大校友唐朴祁求助数学难题,他一周破解,才获新罕布什尔大学讲师职位。那段蜗居地下室的岁月里,他常对妻子说:“我活着就是为了数学。”选择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颇具深意。该院作为内地高校在港首个综合性科研平台,2024年10月成立于香港科学园,聚焦生物医学、应用数学与人文社科交叉领域。对张益唐而言,这里既能延续他“每天至少12小时思考数学”的纯粹研究,也契合其晚年推动应用数学发展的愿景。他在去年加州访谈中透露:“国家已意识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否则关键领域总被‘卡脖子’。”这位数学家的回归暗合时代浪潮。社会学家谢宇研究显示,自2018年美国启动“中国行动计划”,华裔科学家离美速率三年间激增75%。张益唐的北大同窗——沈捷与陈敏夫妇,已先期辞去普渡大学教职加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当年共赴重洋的数学精英,如今在故土完成学术轨迹的重合。

张益唐归国:顶级数学家的湾区新程  第2张

张益唐的办公室尚未布置完毕,但书架上已摆着泛黄的《数论导引》。少年时他在北京西单旧书店偶遇华罗庚这本著作,因无钱购买,站着读完了π与e的超越性证明。“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支配了我的一生,”他回忆道。而今在大湾区的暖风中,他计划继续修改朗道-西格尔猜想的论文,同时探索数论与人工智能的隐秘关联。

张益唐归国:顶级数学家的湾区新程  第3张

70岁的张益唐步履从容,如同他钟爱的素数——历经时间冲刷,依然保持不可分解的纯粹。他的回归不仅是中山大学攀登数学高峰的落子,更似一束微光,照亮基础科研者“十年坐冷板凳”的孤勇之路。当被问及创造力是否随年龄衰退,他淡然回应:“底蕴不受岁月影响,慢思考反而更利攻坚。”此刻,珠江潮水正漫过伶仃洋,新的证明已在笔下生长。

张益唐归国:顶级数学家的湾区新程  第4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