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练涉性侵多名未成年学员警方破案揭露隐蔽作案手法
- 综合资讯
- 2025-07-01
- 1408
盛夏的川西平原闷热难耐,彭山区某街道旁,一名中年男子挥拳砸向蜷缩在地的瘦高男人,嘶吼声穿透了蝉鸣:“她才12岁!你也下得去手!”围观人群举着手机拍摄,却无人上前阻拦。倒地的男人双手合十讨饶,却在下一秒挑衅道:“打残了赔得起吗?”这句话彻底点燃了父亲的怒火,皮鞋重重踹向对方腹部——这段拍摄于上周的冲突视频,揭开了一起性质恶劣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
据警方内部人士透露,涉事周姓嫌疑人冒充武术教练,以传授技艺为幌子在眉山周边活动超过半年。他通过社交平台专门接触离异家庭少女,利用她们渴望关注的心理,以每日转账12至20元小额金钱的手段建立信任。在获得受害者依赖后,便以“带你去市区买新武术服”等借口诱骗至宾馆。更令人发指的是,其中一名12岁受害者在被侵犯时正处于生理期,却仍遭暴力侵害,床单上遗留的血迹成为关键物证。
“最早接到报案是三个月前,但当时受害者家属因顾及孩子名誉不愿报警。”办案民警在案情分析会上指出,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呈现模式化特征:先以师徒名义接触,再通过小额转账制造经济牵连,最后选择偏远小旅馆实施犯罪。这种精心设计的流程导致部分受害者误以为自己是“自愿交易”,直至警方在嫌疑人手机内发现数十段胁迫拍摄的视频,才锁定其具有明确犯罪故意。
案件曝光后引发连锁反应。彭山区妇联维权中心连续接待了三位类似遭遇的家庭,受害少女年龄均在11至13岁之间。心理咨询师李女士在介入辅导时发现,这些女孩普遍存在父母离异或长期留守的经历。“她们把施害者初期的小恩小惠误解成关爱,被侵犯后反而产生负罪感。”这种心理操控的痕迹,在嫌疑人被查获的聊天记录中得到印证——他多次向受害者灌输“收钱就是同意”的扭曲观念。
更值得警惕的是犯罪场所的选择策略。调查显示周某从不在固定道场施教,而是租用临时场地教学,作案则专门挑选无需身份证登记的家庭旅馆。这类场所通常监控设备残缺,给取证带来极大困难。此次能将其定罪,关键证据来源于某次作案时前台安装的隐蔽摄像头,恰好记录下他强行拖拽受害人进入房间的影像。
在警情通报会上,发言人特别强调未成年人网络交友的“三不原则”:不收陌生转账、不赴异地邀约、不信师徒名义。目前全省正开展武术、舞蹈等封闭式培训机构的资质核查,重点排查无证经营的临时教学点。而对受害少女的心理重建工程才刚刚开始,她们需要用比四年刑期更漫长的时间,来治愈这场以武术之名实施的背叛。
本文由YangKunFei于2025-07-0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jw.521pj.cn/2025556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