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刘诗雯赛场外的华丽转身:乒乓球冠军拟入浙大攻读博士学位

6月30日,浙江大学2025年秋季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正式公示,一个熟悉的名字引发体育界与教育界的共同关注——34岁的乒乓球奥运冠军刘诗雯,拟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录取,攻读博士学位。这一选择,成为这位手握20个世界冠军头衔的名将职业生涯中又一次突破边界的尝试。

刘诗雯赛场外的华丽转身:乒乓球冠军拟入浙大攻读博士学位  第1张

从7岁握起球拍进入广州伟伦体校训练,到2005年正式入选国家队一队,刘诗雯的乒乓征途始终伴随着拼搏的印记。她的荣誉簿写满了亮眼的篇章:2009年首夺世界杯女单冠军,2014年仁川亚运会站上最高领奖台,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团金牌的荣耀时刻,以及2019年登顶世乒赛女单冠军、加冕女乒世界杯史无前例的“五冠王”。然而在东京奥运会混双摘银后,她逐渐淡出国际赛场。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虽已为她举行退役仪式,但刘诗雯并未真正放下球拍。今年年底的粤港澳全运会,她将与林高远搭档出战混双项目,延续自己“诗和远方”组合的梦想。

刘诗雯赛场外的华丽转身:乒乓球冠军拟入浙大攻读博士学位  第2张

赛场之外,刘诗雯的转型同样充满张力。她身兼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与广东省乒乓球协会常务执行会长,从运动员视角推动行业规则的完善与基层体育的发展。这份对体育事业更深层的责任感,或许正是她选择攻读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的内在动因。事实上,她早已表露学术深造的意愿,此前先后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2019年硕士),此次入读浙江大学,可谓夙愿得偿。对于一位34岁的顶级运动员而言,这样的转型挑战并不轻松。刘诗雯曾坦言:“能参加全运会,我感到挺不可思议……国内的女性运动员从主力退役后,还能打到我现在这个年纪的,几乎没有。”她以“热爱、珍惜、享受”概括当下心态,无论是坚持训练备战全运会,还是投身学术探索,都透露出对体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为什么已经到了这个年龄,还要去打比赛?站在赛场上?”她自问自答,“更多的还是热爱,还想展示更好的自己。”这份选择背后,折射出中国运动员生涯规划的新路径。刘诗雯没有满足于过往荣誉或行政职务,而是主动将实战经验升华为理论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交叉学科,亟需既有顶尖竞技经历、又具学术视野的研究者。她的双线并行——一边以“老将”身份站上全运赛场,一边以新生身份踏入学术殿堂——恰恰展现了对运动员身份可能性的重新定义。当拟录取公示出现在浙大官网,刘诗雯的竞技生涯与学术生涯完成了意味深长的交汇。她的球拍尚未收起,但人生的边界已然打开。从奥运领奖台到博士课堂,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正在书写关于勇气与远见的新叙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