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苹果5年在华砸下200亿美元,葛越揭秘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雄心

苹果5年在华砸下200亿美元,葛越揭秘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雄心 苹果中国投资 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 葛越 链博会 苹果供应链 中国制造 再生铝技术 第1张

   7月的北京链博会现场冷气十足,但苹果展台前的人群热度却丝毫未减。苹果副总裁葛越一身深灰色西装站在欣旺达的磁悬浮电池产线模型旁,面对多家媒体镜头抛出一个数字:“过去五年,苹果在中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的投资达到200亿美元。”这个数字迅速被现场记者敲进标题,通过电波传向全球财经频道。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换算成人民币接近1440亿元。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它流向的领域——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葛越特意强调了一个事实:在苹果全球200家核心供应商名单里,超过80%的企业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她毫不避讳地评价:“中国智能制造的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

   站在葛越身后的三家中国企业恰是苹果布局的缩影。电池供应商欣旺达亮出磁悬浮生产线,那套利用电磁力推动磁铁移动的技术让组装精度达到微米级;山东创新展示的再生铝材料闪着哑光,这些从废料中重生的金属正包裹着最新款MacBook的机身;而杰士德展台上,一台能自动安装手机O型圈的设备正在运转,这个曾因静电粘连让工人头疼的小零件,如今在离子除静电技术下服服帖帖。

   这些技术攻坚背后藏着苹果的“联合创新”模式。据供应链工程师透露,苹果设计师常带着图纸直接住进供应商工厂,一待就是几个月。为解决O型圈安装难题,杰士德团队和苹果工程师泡在车间开发出“云上料系统”,终让直径不足2毫米的橡胶圈实现全自动装配。类似的深度协作同样发生在山东创新的车间里,双方共同研发的铝塑清洗分离系统让再生铝纯度达到航空级别。

   但200亿美元的投资热潮下藏着暗涌。IDC最新报告显示,苹果手机今年二季度在华出货量同比下滑1.3%,市场份额被本土品牌挤压到第五位。财报里大中华区160亿美元的营收,较去年同期缩水2.26%,成为苹果全球市场中唯一负增长的区域。即便库克曾公开宣称“对苹果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消费端的寒意仍让供应链企业绷紧神经。

   苹果的应对之策是双管齐下。就在链博会开幕前一天,苹果第九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悄然上线。报告中披露,自2020年以来累计向中国社区捐赠3.5亿元,教育领域更是重头戏。那个办了十年的移动应用创新赛已吸引3万多名中国学生参与,从清华大学到云南乡村中学都有年轻人用Swift语言编写未来。更实质的动作是今年启动的第二期中国清洁能源基金——7.2亿元投资将每年为中国电网新增55万兆瓦时的绿电,相当于5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

   这些布局透露出苹果的深层考量:当价格战在手机卖场硝烟弥漫时,200亿美元的投资正悄然重塑制造业基础设施。磁悬浮产线节省的毫秒级工时,再生铝熔炉降低的碳排放,自动化设备替代的人工成本,最终都会汇入库克2030碳中和目标的洪流。正如山东创新车间里那台由苹果资助研发的电磁感应炉,既炼出更纯净的铝锭,也炼就着供应链的竞争壁垒。

   走在链博会展馆里,葛越在杰士德展台前停下脚步。机械臂正将芝麻大小的橡胶圈精准嵌入模拟按键,围观者举起手机拍摄这精妙的一幕。或许很少人意识到,这个价值200亿美元的棋局里,每颗落下的棋子都在改变中国工厂的基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