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力挺苹果AI节奏背后:迟到的巨头与华尔街的耐心
- IT大事件
- 2025-07-17
- 1687
聚光灯打在黄仁勋标志性的皮衣上,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苹果在AI竞赛中的“迟缓”时,这位英伟达掌舵人微微停顿后回应:“苹果公司有很多杰出人才。我丝毫不怀疑他们具备卓越的人工智能能力。他们做事有自己的节奏,但无论他们做什么,那都会是极其出色的。”这番看似客套的表态,却在华尔街掀起层层涟漪——此刻的苹果,正深陷股东集体诉讼的漩涡中心。
就在上个月,以埃里克・塔克为首的股东们将苹果告上法庭,指控公司在去年全球开发者大会存在误导性宣传。当时苹果高调推出“AppleIntelligence”,声称将彻底改造Siri并暗示其成为iPhone16的核心卖点。然而诉状揭露了一个尴尬现实:发布会现场根本没有可运行的AI版Siri原型,公司内部早已清楚这些功能不可能按期落地。这场被定性为“证券欺诈”的风暴,直接导致苹果市值年内蒸发6400亿美元,相当于抹去三个英特尔公司。
硅谷观察家注意到一个微妙转折点:向来封闭的苹果近期悄然开放了技术测试通道。本月起,美国用户可申请体验AppleIntelligence的早期版本,包含能自动生成邮件的写作助手、名为Genmoji的AI表情工厂,以及深度整合ChatGPT的新版Siri。但这项被库克寄予厚望的救赎计划推进缓慢,英语地区全面推广要等到十二月,欧盟用户更需等到明年四月。这种挤牙膏式的落地节奏,与微软AzureAI业务79%的同比增长形成刺眼对比。
更深层的危机藏在人才流动数据里。领英监测显示,苹果AI部门员工离职率同比飙升70%,核心研究员接连转投Meta和OpenAI。更让投资者焦虑的是战略摇摆——当谷歌斥资百亿美元训练大模型时,苹果的AI研发投入仅为其四分之一;当亚马逊机器人走进物流仓库,苹果却砍掉了酝酿十年的造车项目。研究机构MoffettNathanson创始人克雷格·莫菲特点破要害:“过去十年除AirPods外,苹果再未推出革命性产品。库克团队精于流程优化,却拙于颠覆性创新。”
压力正转化为实质行动。苹果债券收益率曲线近期罕见出现倒挂,暴露市场对其短期偿债能力的担忧。手握1650亿美元现金的库克团队,开始打破十年未进行大型收购的惯例,秘密接触PerplexityAI等初创企业。知情人士透露,原定今夏亮相的Siri升级版已推迟至2026年,团队正重构其底层架构以支持连续对话——这个诞生十三年的语音助手,至今仍困在“指令式交互”的窠臼里。
黄仁勋的辩护词中,“节奏”二字暗藏玄机。当VisionPro头显因3000美元定价沦为极客玩具,当HomePod音箱在智能家居赛道折戟,苹果亟需证明自己仍保有定义未来的魔力。或许正如某位离职工程师的感慨:“我们不是在追赶ChatGPT,而是在对抗整个库克时代的成功路径依赖。”眼下最关键的倒计时挂在苹果总部——若明年春季的开发者大会仍无突破,华尔街的耐心可能彻底耗尽。
本文由LongGuan于2025-07-1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pjw.521pj.cn/2025578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