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易位:一场由AI引爆的存储芯片战争
- IT大事件
- 2025-08-17
- 546
2025年8月,全球科技行业见证了一场历史性的权力更迭——韩国企业SK海力士以36.3%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三星电子,终结了后者在DRAM领域长达33年的霸主地位。根据最新披露的行业数据,三星的市占率从2024年底的41.5%断崖式下跌至32.7%,创下自199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这场存储芯片王座的易主,背后是一场由人工智能革命驱动的技术洗牌。
引爆格局重构的核心导火索是高带宽内存(HBM)技术的军备竞赛。当生成式AI浪潮席卷全球科技巨头时,英伟达GPU对超高速存储芯片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而SK海力士凭借先发优势,早在2024年3月就锁定了英伟达HBM3E的独家供应协议。这种绑定关系让海力士的12层堆叠HBM3E芯片在AI服务器市场所向披靡,目前该产品已占据其HBM总出货量的50%以上,并直接贡献了超过半数的营业利润。
三星的溃败则暴露了其在关键技术上的失误。尽管同样投入巨资研发HBM3E,但产品始终未能通过英伟达的严格认证测试。知情人士透露,其12层堆叠方案在散热和信号完整性方面存在缺陷,导致量产进度落后竞争对手至少六个月。为扭转局面,三星在今年上半年紧急投入18万亿韩元研发资金,甚至放弃8层HBM3E的生产线,全力冲刺12层技术攻关。
财务数据的对比更凸显格局剧变。2025年第二季度,SK海力士创下22.2万亿韩元营收的历史峰值,其中美国子公司销售额同比暴涨103%。而三星存储业务的营业利润率则被挤压至个位数。资本市场的反应同样剧烈:海力士散户股东数量上半年激增21.3%,远超三星18.9%的增幅,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信任票。
深陷危机的三星正发起绝地反击。在最新发布的战略路线图中,该公司将赌注押在HBM4定制化开发和大容量DDR5内存上,计划通过芯片堆叠架构创新缩短技术代差。有迹象显示,其研发团队正在硅通孔(TSV)密度和热管理方案上寻求突破,试图绕过现有专利壁垒。但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由于英伟达2026年的HBM4订单已被海力士提前锁定,三星最快也要到2027年才可能重新夺回主动权。
这场存储战争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随着AI服务器需求持续爆发,HBM在DRAM总产值中的占比预计将从当前的30%提升至2026年的45%。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技术话语权的转移——当海力士的工程师定义HBM4标准时,传统内存巨头被迫在别人的游戏规则中追赶。存储芯片行业延续三十余年的权力秩序,正在被AI的算力洪流彻底重构。
本文由GongXiaoKong于2025-08-1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pjw.521pj.cn/20258392.html
发表评论